{topic var="vod_news" did="'.$info['vod_id'].'" sid="1" tsid="2" limit="1"}{/topic} {topic var="vod_juzhao" did="'.$info['vod_id'].'" sid="1" tsid="16" limit="1" by="picture_addtime" order="desc"}{/topic}

朗读者第二季二季第20180512期剧情

(剧情已更新到二季第20180505期)
人气:140° 更新时间:2021-01-30 02:45:48

剧集选择

二季第20180512期:“果爸果妈”回忆捐献女儿器官,董卿感动落泪

《朗读者》第2季第二的期主题是《想念》。一看到标题,首先想起的是泰戈尔的一首诗《想念》,写孩子想念母亲的,非常真挚动人。这个版本,好像是扩写过的,但很精彩。由主题导引,这一期节目中,一定有想念父母的、想念孩子的、想念朋友的、想念亲人的、想念老师的还可能有想念理想信念的。这个主题,极富包容性和拓展性。

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过去、现在和未来三个时空之中。过去的时空,都保存在我们的记忆和想念中。无论是亲历还是听说,都已经是我们重合的一部分。那些曾经震惊和感动的日日夜夜,也许曾被时间的尘埃掩埋,可是一旦有想念的契机,便会引爆,再次冲击我们的情感和灵魂。在这个被《朗读者》命名为“想念”的夜晚,你可曾想到了属于你的那些人与事?

许鞍华 想到了身边的点点滴滴

著名导演许鞍华,想到了与她合作过的大师谢晋,想到了合作中的点点滴滴,与谢晋的家庭、孩子。

导演许鞍华想念的是朋友、同事、老师、大师;而果爸 果妈想念的是自己的女儿。这个真实的故事,是今天最打动人的部分。父母爱+器官捐赠,这是小爱+大爱的完美组合。器官捐赠这个群体,是个伟大却又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群体,今天以这样的方式呈现,一定会触动更多人,影响更多人。而且捐献器官,不仅是对受捐者的恩惠,从某种意义上,也是捐献者的长生。捐献者的亲人,会觉得自己的亲人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了生命。这可能是对生者的最好的安慰,这也是让社会中的陌生人之间有了一种无形的幸福攸关的隐形联系,所谓“让世界充满爱”,就不再是一句口号,而有了实质内容。

当他们共同读起周国平先生的文章时,知道这是周国平先生《妞妞-一个父亲的札记》里的一节,那是痛到心底的感觉。

双雪涛 ,想念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一些人

这是一位作家,作家的生活,特别是“少年体验”,通常都会写到自己的书里面,变成书里活灵活现的人物。

听作家讲故事是有趣的,特别是当你看过他的作品时,听到作品背后的故事。

但听作家朗读,往往却未必能读出文字的魅力,甚至是自己的文字。这一点很无奈。今天的朗读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一段文字。陀氏不仅是作家,更是一位深刻的思想家。恰好今年世界读书日前一天,周国平先生的平台发的文章中也引用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一段话。

美丽的袁泉 想父母

前面有父母想孩子,后面必然会有孩子想父母。这是“想念”这个主题的一个闭环,既是必备内容,也是必须出彩的内容,这个环节,今天由袁泉来担纲。

虽然早有所料,但还是有点意外:袁泉读的是居然是《牡丹亭》。看来,今年的《朗读者》的文本范围确实是拓宽了。

这个环节是《朗读者》的核心环节,它的社会影响在于,接下来一定会有不少人会去读《牡丹亭》了。在《100部剧本:世界最著名剧本排行榜》中,《牡丹亭》名列第32位,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剧本。可见阅读价值很高!更多精彩,敬请期待每周六20:00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《朗读者》第二季。

上一集剧情(二季第20180526期)
-->
--== 选择主题 ==--